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咸宁市民生巨变六十年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湖北省咸宁市民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帷幕,以此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和国家开辟了新时期,走上了新道路,开创了新理论。


  蓦然回首,60年的艰辛拼搏和创业实践,波澜壮阔,沧桑巨变。6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咸宁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后,咸宁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民生工作,在提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为全面实现富裕文明、和谐咸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成就巨大


  6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8年咸宁市完成生产总值359.19亿元,是1949年的236.54倍;人均GDP达14299元,而1949年只有113元。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咸宁的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城市化建设巨变。60年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咸宁经济提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极速上升,伴随着路网建设和基础设施步伐的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底,全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7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21.68万人,占总人口的42.22%,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框架。1949―2008年间,全市城镇建设共投资1019.75亿元,尤其是撤地建市十年来,全市城镇建设共投资886.15亿元,是建国60年来总和的86.9%。


  2、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建国60年来,咸宁交通得到了巨大发展,公路运输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咸宁市公路通车里程1949年仅有447公里,1978年为2897.82公里,到2008年年底,咸宁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2256.4公里,全市等级路里程已由1978年674.22公里提高到2008年的9081.79公里,全市等级公路里程占全部公路通车里程的比重在三十年间由23%提高到74%,全市公路建设快速、高效的发展模式,带动了交通运输繁荣发展。据统计,全市公路货运量在1978年仅为67.7万吨,到2008年为1308万吨;全市公路客运量由1978年的784.6万人提高到2008年4778万人。目前的咸宁:境内京广铁路,106、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南北贯通,长江黄金水道依北横贯东西,武广高速客运专线、杭瑞高速、大广高速等,构建了极为便利的交通网络格局。咸宁邮电通讯业务变化巨大。咸宁市邮电业务总量在1949年仅为1.92万元,1978年为251.54万元,到2008年增至105100万元;农村电话用户由1949年的22户、1978年2395户,攀升至2008年的210662户。

 
  3、城市居民用水、用气方便质优。在原用水基础上,1999年9月,咸宁市区又启动了长江引水工程,整个工程总投资1.6亿多元,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0万吨,第一期日供水10万吨,于2001年7月已建成通水。2008年末,全市水厂共有14个,供水总量9807.5万立方米;市区的供水普及率达98%,供水水质合格率99%。到2008年底,全市燃气普及率达72%,天然气储气能力达5万立方米,用气用户7239户,用户人口达2.35万人。

 
  4、城市更靓,空气质量更优。2008年,全市共完成园林绿化建设投资近5509万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平方米,年优质空气达到了355天。一个空气优良且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工贸旅游城市已展示出其迷人的风采。目前,咸宁市已拥有五张城市名片:茶叶之乡、苎麻之乡、楠竹之乡、桂花之乡、温泉之乡。

 
  5、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咸宁市一直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谋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多方投资,综合治理。2008年,全市环保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8915.4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3135.2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0.4%。2008年全市造林面积为32.5万亩,2008年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54.2%。

 
  6、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60年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绩蜚然,2008年全市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已发展为78个,人员为219人。拥有电影事业机构7个,艺术事业机构9个,艺术事业人员数199人;文物事业机构8个,博物馆7个,博物馆人员51人;拥有图书馆事业机构7个,图书馆拥有藏书量63.8万册。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各级电视台自办节目逐步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咸宁电视台大刀阔斧地砍掉了一批质量差、收视率低的栏目,美化了荧屏,提高了收视率。致力于打造精品栏目,对受群众喜爱的栏目,如《今日视点》、《面对面》等进行重新包装,并延长播出时间,增加播出期数。《咸宁新闻》由每周五期增加到每周7期,做到每日都有新闻。2003年成立了“咸宁人民广播电台”。到2008年,全市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山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市2008年广播覆盖率为91.94%。城区有线电视前端设备完成300M向450M、850M的升级,现有网络每年以300多公里的速度不断更新换代,信号传输质量稳步上升。在收看高质量、高清晰信号的同时,节目内容不断丰富,传输电视节目已达30余套。全市绝大部分电视台开办了数据广播频道、图文频道。城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稳定,乡镇有线电视发展迅速,2008年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已达37万多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43.4%,电视覆盖率95.02%。


  二、人民群众的“五有”成就巨大

  1、学有所教。60年来,咸宁市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成效巨大。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巨大。2008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9.34亿元,调整优化教育布局,高层次教育从无到有,普及程度大幅提高。高职教育势头强劲。继咸宁学院成立之后,我市以资源整合,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宗旨,2003年,组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我市从此有了自己的职业高等学校,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8年,全市高等学校3所,专任教师1537人,比1978年增加1326人;在校学生人数3.07万人,比1978增加2.96万人。2008年中等职业专业学校20所,比1978年增加14所,专任教师比1978年多1221人,在校学生数比1978年增加5.77万人;2008年全市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348人,比1978年增加3514人,在校学生人数21.46万人比1978年增加7.63万人。教育发展成就显著,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从基础教育发展看,2008年,咸宁市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为41.54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80.84%。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咸宁市每10万人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2622人,比1990年增长1.5倍;拥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10679人,比1990年增长32.8%;拥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34747人,比1990年增长62.66%;拥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38524人,比1990年增长2.44%;2000年文盲率比1990年下降9.78个百分点。


  2、劳有所得。60年来,城镇农村人平纯收入变化巨大。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1978年和2008年全市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分别为41.7万元、7408.5万元和341077万元,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分别为186元、535元和15367元。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11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8亿元,而1949年仅为0.32亿元。

 
  3、病有所医。60年来,医疗卫生条件、健康水平变化巨大。医院床位数在1949年仅30个到2008年上升为6017个;卫生技术人员在1949年仅为734人,到2008年上升为9166人。2008年全市卫生事业人才达到11153人,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人。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82家,拥有医院床位数6017张。市民整体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咸宁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3.5岁。2008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万分之16.09,新生儿死亡率6.53‰。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目标。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4、老有所养。60年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效巨大。基本建立起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能够基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为解决咸宁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咸宁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维护了咸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养老保险:2008年底,咸宁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8.15万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2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01万人,全市发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13亿元。失业保险:2008年底,全市参加城镇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11.2万人,失业保险金的发放金额达到1071万元。城镇医疗保险:2008年底,全市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24.01万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30.7%,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15亿元。2008年底,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达179.65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6%。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08年全市有9.06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有8.1万人离受最低生活保障。


  5、住有所居。60年来,城镇农村居民住有所居,宽敞靓丽。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0.35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35.8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类的消费为1024.62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类的消费为661.59元。居住类支出增幅均位列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项目的第2位,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三、管理体制变化巨大

 
  变化一:顺应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逐步强化。咸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行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下放,同时加强了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咸宁以政府推进为主导,探索和初步建立起了社会化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政府大规模地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城市面貌、投资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极大改善;政府对教育、卫生、科学、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保证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变化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事业投融资体制。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咸宁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资金短缺这一“瓶颈”。市政府着手探索融资体制的改革,通过有序利用土地批租以及利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的资金,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变化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得到了保证。咸宁用于文教、科学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资逐年增长,相对应地,社会发展也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高素质的教育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公平、有序的外部环境,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使得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咸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咸宁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4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