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23年中国氢气循环系统行业词条报告

  1. 2023-05-22 20:05:47上传人:无法**y-
  2. Aa
    分享到:

  •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列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推动氢气循环部件制造业发展。同年,具备电机电控、泵和压缩机类设计及
  • 制造能力的瑞驱科技开始与上汽前瞻事业部联合开发氢气循环泵, 2019 年推出第一款量产产品 WTX 02 ,至 2019 年底出货数百台。此时中国国内市场主要
  • 被国际企业垄断,德国普旭占据 90% 左右的市场份额,采用爪式氢气循环泵。
  • 行 业影响 /
  • 阶段特征: 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氢气循环泵制造业,引进先进技术,中国氢气循环系统 90% 左右的市场份额为国际企业占据,氢气循环部件价格昂贵,且交货周期与
  •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国内企业开始着力研发氢气循环泵,推出量产产品,抢占国内市场。
  • 开始时间: 2020 阶 段: 高速发展期
  • 行业动态: 2020 年,《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 2021 年,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考核评价规则》将氢气循环系统列入燃料电池系统八大关键核心技术,并作为示范城市群考核评价指标。在政策加速驱动下,
  • 2020 年以后的中国氢气循环系统市场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衍生出氢气循环泵、氢气引射器两类差异化产品,国产氢气循环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价
  • 格显著低于进口产品,价格降至 1-2 万元 / 台,普旭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2021 年,引射器制造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达成全功率覆盖,部分企业完成引射器技
  • 术的检测与验证,开始应用于市场。
  • 行 业影响 /
  • 阶段特征: 中国氢气循环系统市场实现国产化替代, 2021 年国内企业出货量占据市场份额高达 91.7 % ,其余为国外厂商出货。氢气循环系统衍生出氢气循环泵、氢
  • 气引射器两类差异化产品,国产氢气循环泵技术取得国际领先地位,氢气引射器实现技术突破,完成全功率覆盖,满足燃料电池汽车高功率化发展需
  • 求。
  • 氢 气循环系统产业链分析 5
  • 氢 气循环系统产业链的价值主要集中于中游的氢气循环部件与下游的燃料电池系统,这些领域也是诞生科创板企业的沃土。上游为钢铁原材料,供给稳定,价格变动幅
  • 度较低,对中游产业影响较小,且面向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的定制化钢材产品需求前景持续向好。中游为氢气循环部件,主要分为氢气循环泵与氢气引射器两类产品,
  • 目前正值高速发展期,产品更新迭代快,市场规模增长大,技术护城河较深,行业呈现头部集中现象, 2021 年市场占比 Top5 企业 CR5 高达 98.5 % 。下游为燃料电池系
  • 统,由燃料电池电堆与一整套附属装置构成,处于商业化初期,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且增长空间巨大,在资本市场受关注度高。
  • 氢 气循环系统行业规模 6
  • 氢 气循环系统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部件,当前主要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张受益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与推广。氢气循环系统在燃料电池系统
  • 中的成本占比在 5% 左右,且将随着关键部件的规模化生产与国产化进步逐步下降。 2018 年以前,中国燃料电池系统采用氢气循环装置的比例较少,氢气循环系统成本
  • 占比相应较低。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推广与氢气循环系统的国产化程度加深,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将持续增长,单车平均功率提升,单位功率成本随之下降。
  • 氢气循环系统的成本占比随下游的应用比例一定幅度上升,形成规模化效应后再逐步下降,整体市场规模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数量增长呈上升趋势,预计 2026 年市场
  • 规模有望突破 4 亿元。
  • 中国氢气循环系统市场规模
  • 中国氢气循环系统市场规模 = 燃料电池汽车新增数量 * 单车平均功率 * 单位功率成本 * 氢气循环系统成本占比
  • 汽车总站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富氢能招股说明书
  • 氢 气循环系统政策梳理 7
  • 政 策名称: 《中国制造 2025 》 颁布主体: 国务院 生效日期: 2015-0 5-1 9 影 响: 8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 政策内容: 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
  • 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 政策解读: 指出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强调关键零部件对于形成新能源汽车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性,推进攻克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难题。
  • 政策名称: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7 年修订)》 颁布主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 生效日期: 2017-0 7-2 8 影 响: 7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 政策内容: 将“ 燃料电池低铂催化剂、复合膜、膜电极、增湿器控制阀、空压机、氢气循环泵、 70M Pa 氢瓶 ” 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列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 政策解读: 鼓励外商在华投资,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促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将氢气循环泵列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确立氢气循环系统在燃料电池 BO
  • P产 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 政策名称: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 颁布主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效日期: 2020-0 1-0 1 影 响: 6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 政策内容: 将“ 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氢气引射器、增湿器、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 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列入鼓励类产业。
  • 政策解读: 将氢气循环泵、氢气引射器都纳入鼓励类产业,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 政策名称: 《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 颁布主体: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 生效日期: 2020-0 9-2 1 影 响: 9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 政策内容: 示范城市群应聚焦技术创新,找准应用场景,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一是构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促进链条各环节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要依托龙头企业,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相关企业打造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实现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整车产品研发突破及初步产业化应用,在示范中不断完善
  • 产业链条、提升技术水平。
  • 政策解读: 采取 “ 以奖代补 ” 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强调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品研发
  • 突破与初步产业化应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 政策名称: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考核评价规则》 颁布主体: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生效日期: 2021-0 8-1 8
  • 影 响: 9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 政策内容: 示范城市群应参照五部门备案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实施方案,重点阐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
  • 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与产业化情况,应明确各领域的参与企业、考核指标、示范应用配套量等。
  • 政策解读: 将燃料电池系统的组件拆分为八大关键核心技术,并列入示范城市群考核评价指标,有利推进氢气循环系统的技术攻坚与落地应用。
  • 政策名称: 《2022 年关税调整方案》 颁布主体: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生效日期: 2021-1 2-1 5 影 响: 8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 政策内容: 将燃料电池循环泵的进口税率从 7% 降至 2% 。
  • 政策解读: 十四五期间燃料电池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随着规划落地,下游需求有望迎来集中释放,核心零部件进口关税的下调也为行业快速扩容做好了政策上的呵
  • 护。
  • 氢 气循环系统竞争格局 8
  • 氢 气循环系统行业整体呈现头部集中现象,市场参与的企业数量正在不断提升中。 2021 年 Top5 企业市场规模集中度 CR5 为 98.5 % , Top3 企业市场集中度 CR3 为
  • 93.0 % 。目前的行业参与者可主要分为传统的制冰设备、压缩机、电机、汽车供气系统、配电设备等专用设备制造商与新兴能源科技企业。前者一般成立于 20 世纪或 21
  • 世 纪初,拥有数十年机械制造技术积累,依托经验优势转型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制造,或通过持股新兴能源科技企业进入氢能赛道,如雪人股份、大洋电机等。后者大多
  • 成立于 2017 年左右,如瑞驱科技、鸾鸟电气等,企业融资以早期轮次为主,借势政策东风与氢气循环系统国产化热潮快速占据市场份额。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 群政策落地,燃料电池系统下游应用市场不断扩张,参与企业数量增多,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下降,技术路径更加多元。
  • X轴 名称: 年度氢气循环系统相关业务营业收入 单 位: 万元
  • Y轴 名称: 营收额年增长率 单 位: %
  • α轴 名称: 研发投入占比 单 位: %
  • 评价维度横轴:年度氢气循环系统相关业务营业收入;评价维度纵轴:营收额年增长率;气泡大小标准 : 研发投入占比
  • 上 市公司速览
  • 氢 气循环系统代表企业分析 9
  • 北 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3077 】
  • 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 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 伯肯节能 2021 年年度报告,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苏州瑞驱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瑞驱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 暂 无数据
  • 苏州瑞驱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 36kr 《氢气循环泵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 未来能源创投风向标》,苏州瑞驱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 暂 无数据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 高工氢电网《两大新品震撼发布,东德实业氢电气体压缩设备全链崛起》,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官网, 36kr 《氢气循环泵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 未
  • 来能源创投风向标》
  • 类型名称 类型说明
  • 氢气循环泵 氢气循环泵通过连接燃料电池电堆氢气端的入口与出口,在电堆内部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氢气流量。目前氢气循环
  • 泵中应用最多的产品结构是爪式真空泵,该真空泵的两个爪形转子在缸体内以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气体被爪型
  • 转子吸入后压缩并排放。氢气循环泵具有主动可调节、快速响应和较宽的工作区间等优势,其主要缺点在于循环
  • 泵的使用会产生额外的能耗、噪音、振动等问题,并且增加系统重量和体积,不利于进行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布置
  • 和结构紧凑性设计。
  • 氢气引射器 氢气引射器利用高速喷射工作流体造成的压差将喷出的气体不断吸入并且再次喷出,实现对氢气的循环再利用。
  • 引射器的优势主要在于节省能耗、体积仅为循环泵的 1/3 、成本仅为循环泵的 1/2 。相较于氢气循环泵,引射器无移
  • 动部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而且无寄生功率,但在低功率负载情况下引射效果不佳。 2021 年,引射器制造企
  • 业解决了技术难题,达成了全功率覆盖,并有部分企业已完成引射器技术的检测与验证,开始应用于市场。未
  • 来,氢气循环系统的发展将以高紧凑、低能耗、无污染为目标,因此包含引射器的氢气循环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
  • 方向。
  • 上游环节 上游分析 上游参与方
  • 钢铁原材料 氢气循环系统作为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上游主要为钢铁原材料行业。例如丰田自
  • 动织机为丰田 Mir a i 开发的两叶罗茨式氢气循环泵,电机所用磁体采用不会发生氢脆现象
  • 的铁氧体磁铁,循环泵转子和壳体则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中外壳使用整体切割工艺以
  • 保证高气密性。 从供需关系看, 近年来中国钢铁原材料整体供给较为稳定,在宏观调控
  • 下价格变动幅度较低,对氢气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2 年 1-9 月
  • 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 65,6 10.4 万吨、 78,0 83.3 万吨,分别同比下降 2.5 % 、 3
  • 4%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 2022 年 9 月末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 112.7 6 点,环比
  • 下降 1.6 1 点,降幅为 1.4 % 。随着中国 “ 制造强国 ” 战略目标不断落实,面向新能源汽车、
  • 新材料等细分市场的高品质、高性能、定制化的钢材产品需求前景将持续向好。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中国宝武钢
  • 铁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
  • 公司
  • 中游环节 中游分析 中游参与方
  • 氢气循环部件 从产品类型看, 目前中国的氢气循环系统主要采用氢气循环泵与氢气引射器两大部件,
  • 其中氢气循环泵具有主动可调节、快速响应和较宽的工作区间等优势,是下游应用的主
  • 流,随着氢气引射器全功率覆盖技术难题的解决,成本更低、体积更小的引射器应用占
  • 比逐年提升。 从市场规模看, 氢气循环部件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2021 年市场规模同比上
  • 年增长 256% 。 从竞争格局看, 氢气循环部件的技术护城河较深,行业呈现头部集中现
  • 象, 2021 年市场占比 Top5 企业 CR5 高达 98.5 % 。
  •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伯肯节能科
  • 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
  • 司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
  • 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下游环节 下游分析 下游参与方
  • 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有助于实现氢能的移动化、轻量化和大规模普及,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
  • 建筑、军事等场景。 从技术路径看, 燃料电池主要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系统通常
  • 由若干个单燃料电池组合的燃料电池电堆与一整套附属装置构成,附属装置用以完成燃
  • 料的存储、加工处理、燃料和氧化剂连续稳定地向电池内部输送、电池输出电能的转换
  • 和功率调节、电池产生的热量管理、整个系统各部分的监控等任务。 从发展阶段看, 燃
  • 料电池系统目前尚处于商业化初期,企业融资以早期轮次为主,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且增
  • 长空间巨大,在资本市场受关注度高。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动力
  • 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
  • 司 、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竞争参与方 横轴 纵轴 气泡大小 气泡色深 得分依据 气泡显示 名称显示
  •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1182.3 3 7.7 4 .5 请 输入数字
  • 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
  • 限公司
  • 4028.1 5 2.4 9 请 输入数字
  • 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983.4 5 2.3 1 9 请 输入数字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
  • 149.3 2 8.8 5 .1 请 输入数字
  •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
  • 有限公司
  • 374.5 6 .9 3 .8 请 输入数字
  • 股票代码 上市公司 总市值 营收规模 同比增长 (% ) 毛 利率 (% )
  • 002639 福 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0 88,8 52.8 1 万元 8.3 4 16.0 4
  • 833077 北 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万元
  • 财务指标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 销 售现金流 / 营业
  • 收入
  • 资 产负债率 (% ) 57.1 588 44.5 945 36.8 435 26.7 951 31.7 831 33.6 465 35.0 028
  • 营 业总收入同比
  • 增长 (% )
  • 5.8 409 -1 6.9 024 -2 4.4 289 1.6 641 -2 4.8 944 10.5 55
  • 归 属净利润同比
  • 增长 (% )
  • 10.1 846 -4 .9 979 -6 0.4 961 70.0 895 -3 0.5 512 42.6 694
  • 应 收账款周转天
  • 数( 天 )
  • 流 动比率 1.4 431 1.9 341 2.4 364 2.8 689 2.9 118 2.5 606 2.3 779
  • 每 股经营现金流
  • (元 )
  • 0.4 8 -0 .1 2 0.3 429 0.3 143 0.0 299 0.3 905 0.0 369
  • 毛 利率 (% ) 26.3 143 27.0 481 26.8 869 27.9 145 33.9 055 33.5 095 32.9 294
  • 流 动负债 / 总负债
  • (% )
  • 速 动比率 0.6 103 1.0 668 1.5 55 2.0 71 2.0 532 1.5 434 1.7 7
  • 摊 薄净资产收益
  • 率(% )
  • 摊 薄总资产收益
  • 率(% )
  • 加 权净资产收益
  • 率(% )
  • 经 营现金流 / 营业
  • 收入
  • 0.4 8 -0 .1 2 0.3 429 0.3 143 0.0 299 0.3 905 0.0 369
  • 基 本每股收益
  • (元 )
  • 净 利率 (% ) 9.6 009 9.9 949 11.4 268 5.5 931 9.3 383 8.6 521 10.9 951
  • 总 资产周转率
  • (次 )
  • 存 货周转天数
  • (天 )
  • 营 业总收入 ( 元 ) 1.8 0 亿 1.9 0 亿 1.5 8 亿 1.2 0 亿 1.2 2 亿 9131.5 8 万 1.0 1 亿
  • 每股未分配利润
  • (元 )
  • 稀 释每股收益
  • (元 )
  • 归 属净利润 ( 元 ) 1727.5 1 万 1903.4 5 万 1808.3 2 万 668.8 9 万 1137.7 2 万 790.1 3 万 1127.2 8 万
  • 扣非每股收益
  • (元 )
  • 每 股公积金 ( 元 ) 0.5 687 0.5 687 0.5 687 0.5 687 0.5 687
  • 融 资时间 披露时间 投资企业 金额 轮次 投资比例 估值
  • 融资时间 披露时间 投资企业 金额 轮次 投资比例 估值
  • 以 氢气循环泵为主流,引射器应用占比逐年提升
  • 当前中国的氢气循环系统以氢气循环泵为主流,氢气引射器应用占比正逐年提升。
  • 2020 年引射器的应用量约占氢气循环系统出货量的 11% , 2021 年引射器的应用占比上升至 38% ,主要原因是引射器制造企业攻克了技术难题,达成了全功率覆
  • 盖,并有部分企业完成了引射器技术的检测与验证,开始推向市场,未来包含引射器的氢气循环系统将成为燃料电池关键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
  • 市 场规模增长迅速
  • 中国氢气循环系统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 2020 年氢气循环系统市场规模在 0.4 亿元左右, 2021 年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至 1.6 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256% 。龙头企业东德实业的氢气循环泵销量在 2021 年迎来业绩
  • 爆发,同比 2020 年翻了 4 倍以上,浙江宏昇的氢气循环系统出货量也在 2020 年的基础上增长了 50% 以上。
  • 行 业集中度高
  • 从行业集中度看,氢气循环系统行业呈现头部集中现象,但整体而言,市场参与的企业数量不断提升。
  • 2021 年 Top5 企业市场规模集中度 CR5 为 98.5 % ,较上年下降 1.5 % ;而 Top3 企业市场集中度 CR3 为 93.0 % ,较上年上升 1.3 % 。
  • 技术壁垒高
  • 氢气循环系统对产品技术要求较高。
  • 由于氢气是世界上密度最小、质量最轻的物质,应用需考虑密封问题,且氢气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会带有少量水或水蒸气,氢气循环系统对密封性与耐水腐蚀性的
  • 要求极高。燃料电池电堆反应过程中的氢气与氧气压力均大幅高于标准大气压,且输出功率持续升级,对氢气循环系统提出了大流量、高流速的要求,增加了设计
  • 与研发难度。为防止润滑油使催化剂发生中毒现象,燃料电池电堆采用无油润滑,氢气循环系统在设计时需重点考虑润滑方式与使用环境,以延长使用寿命。
  • 国 产化程度高
  • 中国氢气循环系统国产化程度高。
  • 2020 年以前,中国氢气循环系统严重依赖进口,德国普旭生产的氢气循环泵占据市场份额 90% 以上,单价超过 5 万元 / 台。 2020 年以后,中国氢气循环系统市场逐
  • 步实现国产替代,国产氢气循环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价格显著低于进口产品,价格降至 1-2 万元 / 台,普旭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2021 年,中国氢气循环系统
  • 国内企业出货量占比 91.7 % ,其余为国外厂商出货。
  •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6925 万人民币
  • 企业总部 市辖区 行业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法人 徐焕恩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7725969834
  • 企 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 ( 非上市 ) 成立时间 2005-0 3-1 0
  • 股 票类型 新三板 品牌名称 北京伯肯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推广;销售机械设备;金属制品加工、专用机械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阀门及旋塞制
  • 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不含表面处理作业);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
  • 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公司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天然气汽车供气系统、 CNG/L N G 加气站设备、气体增压设备、燃气发电设备及分布式能源工程 , 以及燃料电池供氢
  • 系统技术,在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领域已有二十余年开发应用经验。公司设立有 “ 伯肯燃料电池氢供应系统及空压机北京市工程实验
  • 室” ,可对外承接氢系统及零部件、空压机、氢循环泵等产品的性能测试评价、型式实验、仿真。工程实验室分为氢气供应系统及关键零部
  • 件实验部、空压机实验部、高速电机实验部及空气轴承实验部等 4 个实验部,可同时提供 20 个开放实验室,满足燃料电池氢供应系统和空压
  • 机系统领域所有试验任务,同时进行数十个项目开发试验,为公司新产品设计、开发、测试、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2021 年,子
  • 公司兰天达公司承担的北京市科委课题 “1 ,4 00 标升 / 分钟 大流量无油氢气循环泵研发 ” 通过北京市科委课题验收,该课题为全球新型氢循环
  • 泵完全国产化开发及推向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 年公司全年累计申请各类知识产权 15 项,获得发明专利 8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
  •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1185.4 527 万人民币
  • 企业总部 苏州市 行业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法人 张爱军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83M A1M K595X R
  • 企 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 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 成立时间 2016-0 4-2 9
  • 品 牌名称 苏州瑞驱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经营范围 各类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动控制技术,驱动装置技术,计算机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设备、计算机软件及系
  • 统集成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计算机软硬件、机电产品的批发及进出口业务;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设备的生产、销售。(依法须经批
  • 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气体压缩机械制造;气体压缩机
  • 械销售;电机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工业设计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泵及真空设备制造;泵及真空设备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
  • 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
  • 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苏州瑞驱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主要面向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研发和生产车载电驱动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涡旋
  • 压缩机、氢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多合一控制器。瑞驱科技从 2017 年开始与上汽前瞻事业部联合开发氢气循环泵, 20
  • 19 年实现量产, 2020 年出货量达到 1000 多台,在中国氢气循环泵领域占据主流市场份额。瑞驱科技在华东、华南、重庆三大核心示范区进
  • 行了产业布局,客户包含捷氢科技、国鸿氢能、新源动力、重塑科技、东方氢能、国电投氢能、康明斯、氢蓝时代等一批头部燃料电池企
  • 业。在资本方面,瑞驱科技已于 2022 年 9 月完成 B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宏升投资、鹏晨投资、沃赋资本。
  • 企业状态 开业 注册资本 2000 万人民币
  • 企业总部 烟台市 行业 汽车制造业
  • 法人 邢子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686M A3D N 9T L01
  • 企 业类型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时间 2017-0 5-1 6
  • 品 牌名称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气体压缩机械制造;气体压缩机械销售;以自
  • 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休闲观光活动;建筑材料销售;五金产品批发;
  • 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食用农产品零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
  • 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节能管理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餐饮服务;住
  • 宿服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食品经营(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
  • 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东德实业成立于 2017 年,作为冰轮海卓氢能研究院的孵化公司,东德实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以及加氢
  • 站压缩机的研发和生产。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各类研发技术人员,其中教授及顾问 8 名,长江学者 1 名、泰山学者 1 名,高级技术人员
  • 8名 ,研究生 6 名。联合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山大行业领军人物,柔性引进各类人才。现已累计申请相关技术专利 100 余项,其中氢气循
  • 环泵已申请专利达 50 余项,空压机专利 40 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氢循环部件方面,东德实业是中国最大的氢气循环系统制造商,同时
  • 也是氢泵产品种类最全的企业,连续多年位列氢燃料电池氢循环部件出货量榜首。东德实业是全球唯一一家在试验台架真正用氢气带载运
  • 行20,0 00 多小时的厂家, DQ 系列燃料电池氢循环泵可覆盖燃料电池系统 10-1 50kW 。在资本方面,东德实业在 2022 年 6 月获得 A 轮融资,
  • 投资方包括上市公司冰轮环境、金浦投资、涌铧投资。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立即订阅

还剩1页未读,订阅即享!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无法**y-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