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不断增强其均衡性和可及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前,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关键问题研究》(23ZDA096)课题组,在北京集体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很有收获。

  一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民生的改善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型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民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和能力,进而推动国内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而民生的改善又能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确保民生改善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为民生改善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例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等。二要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和改善民生的项目和资金,确保民生的持续改善。三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最基本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要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加大解决力度,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五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外,还要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如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动文化繁荣等,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总之,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确保民生改善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实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公共服务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公共服务行业标签

心脏**c一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4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